横店的某位影视公司的老板,曾这么说过。 作为全中国、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,早已不再是年轻人们追逐梦想的乌托邦,而是光棍的世界、懒汉的天堂。
2004年,这个年轻人被冯小刚挑中,出演了《天下无贼》中的一个角色,从此一夜成名。
可说出这句话的人似乎忘了,距离王宝强走红已经整整过去16年了。 下个王宝强,什么时候能出现呢?
1、不切实际的梦 从北京到义乌,高铁六个小时;从义乌到横店,打车一个小时; 可从横店混出头,可能要用一辈子。 这几句话,是横店的群演们在无戏可演的时候,插科打诨时用来调侃的。 说句难听点的话就是,在横店想火,那就是做梦,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梦,有近20多万人信着。
想成为一名横店的群演,其实并不难,你只需要在横店租了房子,有了租房证明,然后拿着一寸照片,到演员公会办理演员证,就可以成为20万大军中的一员。
1、

王宝强也不是好东西
尽管在实际上,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,跟一个群演能不能火,根本没有什么关系。 可在他们的眼里,这似乎就是踏入了“上流”的证明。 在实际上,他们每天都在拿着50—100的报酬,吃着剧组廉价的盒饭,碌碌终日,做着横店食物链最底端的存在。八点半的通告,忽然被改成下午四点;本来是中午的通告,活活拍了个通宵。 可就算如此辛苦,在镜头上呈现的,也只不过是个围观的群众,或者战死沙场的士兵罢了。 “走走走,好!再来一遍!” “鼓掌鼓掌!热烈点!开心点!” “跑起来跑起来!后面的快点!” 群演们跟导演所谓的沟通,也仅仅只是这么几句话而已,偶尔碰上个需要拍特写的角色,估计导演才会多说两句。
没人会想把自己的命运,交付到别人手里。 2、懒汉的天堂 虽然横店群演的总数很多,但人口流动量也非常大,每天都有很多人加入,每天也都有很多人离开。 更多的人,只是来这边体验一下群演的生活,并没有打算在这长期做下去,往往只待上不到一个月,便会离开。 因此能在这待三个月,甚至更长时间的,就足以称得上是“老油子”了。
2、

王宝强也不是好东西
为了不受罪,还能够多赚一点钱,有些群演会去接一些大多数人不愿意接的角色,如死人、抬轿、戴孝这种,会相应的多给一些酬劳。 在选角导演的眼中,是非常瞧不起他们的,可缺了他们又不行,所以面上只能处处将就着。
因此现在大多数情况下,选角导演提到需要说词时,群演都会接着反问:“给多少钱?
” 在横店漂泊的演员们,有一部份是为了那个明星梦而来的,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这只不过是一份来钱相对轻松点的工作罢了。 每天群演都会在横店内聚集,等着群里的“戏头”发通告,如果条件符合,便可以把简历发过去,通过以后,便可以收到时间和地址,然后玩着手机等拍戏的时间到,去集合就是了。
横店大多数群演的生活状态,都是这样的。
行业变了?
3、

王宝强也不是好东西
1999年,周星驰的一部《喜剧之王》上映,斩获了香港的年度票房冠军。 对于这部影片,周星驰毫不避讳的表示过:这就是我的自传。 小人物的大梦想,相信在所有人的成长过程当中,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。可许多人都忘了,在成为龙套之前,周星驰也上过TVB的夜间培训班,曾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课程。 天赋、学习、热爱,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周星驰。 可对于如今横店大多数的群演来讲,越来越多的“低素质”人员流入,使得整个行业的氛围越来越差劲。 戏头之间的狼狈为、群演之间的阶级歧视、对女性群演的不尊重,都使得这个行业注定无法健康发展。
是这个时代变了么,或许是,也或许不是。

王宝强也不是好东西
